(一)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技术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高中同等学历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业自动化、机电控制技术、电力技术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备知识,具备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营销以及技术管理工作等专业能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在大中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系统运行、自动控制、试验分析、技术管理、电气产品检验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及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人才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1. 知识结构及要求
具有本专业中级技术应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电气拖动等基本知识。
掌握电气设计自动化、电气控制能力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结构及要求
具有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及基本的计数机操作等基本能力。
具有电气设计自动化、电气控制能力等能力。
具有计算机基础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电气CAD)的初步应用能力。
具有中级维修电工等基本操作能力。
具有必要的资料查找、获取、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有必要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3. 素质结构及要求
(1)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
(2)道德素质
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身心素质
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的心理素质。
(5)责任意识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6)协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4.毕业要求
(1)成绩要求
学生应修满不少于170学分且所修课(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
(2)技能要求
必须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通过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
(3)技能证书的要求
至少取得劳动部颁发的维修电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可编程控制器(PLC)设计师中的一项中级技能证书。
(五)职业领域
(一)面向岗位及岗位群
1.主要岗位
工业自控设备工艺操作员;
工业机电设备维护、检修员;
工业生产控制系统的工艺设计技术员;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设计开发工程师;
电气电子设备的设计、施工、维护和技术服务人员;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改造、维护、安装和技术服务人员;
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检测技术等领域的设计、检修、调试与维护人员。
企业、事业单位供、配电系统的维护、管理人员
2.次要岗位
单片机系统开发设计工程师;
电力工程师、电子工程师;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的班组管理者。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
(2)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每个学生每学期需修满4学分,即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选择一门公共选修课40学时(计2个学分)或两门20学时(计1学分)的课程。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工程制图、电路、工程数学、电子技术基。D猓、电子技术基。ㄊ郑、电机与电气控制、C语言等。
(2)专门课程
专业课程主要有: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工厂供配电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电子线路设计EDA、楼宇安防布线、计算机控制系统。
(3)实训课程
①电子技能基础实训
2维修电工考证培训
③社会实践、顶岗实习
④单片机产品设计与制作实习
⑤MATLAB自动控制原理上机实训
(4)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每个学生每学期需修满4学分,即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选择一门专业选修课40学时(计2个学分)或两门20学时(计1学分)的课程。